“入境查手机”?权威回应!
2024-06-12 06:48:57
来源: 央视网
人工智能朗读:

“入境查手机”?权威回应!

央视网消息(新闻联播):咬一口小奈樱酒店3套 2022年,“颗粒归仓,守护城墙”项目荣获江苏省第六届“江苏慈善奖”“最具影响力慈善项目”奖。。

  中新网北京6月11日电(记者 袁秀月)国家安全部近期公布的《国家安全机关行政执法程序规定》和《国家安全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》,将于2024年7月1日正式生效。社会各界对于这两个部门规章广泛关注并给予积极评价,认为这是深化国家安全法治建设的重要体现。

  同时,一些境外反华敌对势力借机造谣抹黑、搬弄是非,大肆炮制所谓“所有人入境中国都会被查手机”,事实究竟如何?中新网记者采访了国家安全机关干警和相关专家解读。

  为何会出现这种不实论调?

  专家:蓄意抹黑、贼喊捉贼

  “这是标准的‘欲加之罪,何患无辞’的蓄意抹黑,更是典型的‘以己度人、贼喊捉贼’的自我镜像。”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、教授毕雁英表示。

  国家安全机关干警称,一个时期以来,个别自我标榜为“法治社会”和“民主灯塔”的西方国家,“说一套做一套”,惯于将“法律工具”政治化,针对入境中国公民的无端滋扰盘问、随意关“小黑屋”、强行“查手机”等事件屡见不鲜。甚至有个别国家的海关边境部门专门出台规定,宣称无需获得批准,即可任意查验入境人员电子设备,并要求提供解锁密码,否则将没收电子设备、强制拷贝内容,并拒绝其入境。

  “这些胡作非为的执法乱象,已成为破坏国家交往、民间交流的‘新毒瘤’和歧视华人、亚裔族群的‘新实锤’。”该名干警表示。

  毕雁英表示,那些自知理亏之人,由于个别国家执法部门有随意检查入境人员手机的恶行,就一厢情愿地认为中国也会效仿这种非法行径,无疑是“以己度人”。那些心怀叵测之人,恐惧其危害我国家安全的行为遭到严厉打击,就对中国执法部门进行“泼脏水”式的恶意攻击,纯属“贼喊捉贼”。

  查验电子设备设施有何规定?

  国家安全机关干警:“三个明确查验”严格规范

  国家安全机关查验电子设备设施的范围和规范是什么?国家安全机关干警表示,间谍行为是严重危害国家安全的活动,各国都通过立法予以严厉打击。为有效防范、制止、惩治间谍违法犯罪活动,新修订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》依据宪法有关条款,对国家安全机关依法查验电子设备设施作出具体规范,两个部门规章从执法程序上对此均有一系列严格限定。

  国家安全机关干警表示,首先是查验前提明确,必须是依法执行反间谍工作任务。在与反间谍工作无关的情况下,国家安全机关工作人员不能私自随意查验。

  其次是查验对象明确,必须是与反间谍工作“有关的个人和组织”,比如对军事禁区、涉密单位等进行偷拍的间谍行为嫌疑人员。查验对象不能是无关人员,更不会是“普通入境人员”。

  再次是查验流程明确,必须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国家安全机关负责人批准;应当出示执法证件;有被查验人或见证人在场;发现危害国家安全隐患的应责令整改,整改不能消除危害或者拒不整改的可依法查封扣押。特别是明确规定,在紧急情况下必须立即查验的,也应经设区的市级以上国家安全机关负责人批准。

  “国家安全机关将严格执行执法监督制度,强化执法监督机制和能力建设,欢迎社会各界对国家安全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,确保我们始终在法治轨道上维护国家主权、安全、发展利益。”国家安全机关干警表示。

  “两个部门规章”出台有据

  专家:中国严格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

  《国家安全机关行政执法程序规定》和《国家安全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》的出台有哪些意义?

 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、教授张力表示,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反间谍法》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》等作为两个部门规章的上位法,分别对国家安全机关的行政执法权、刑事侦查权作出授权性规定。

  “两个部门规章作为国家安全机关规范执法司法活动的重要依据,严格在上位法赋权的范围内对国家安全机关各项职权进行细化,并对所有执法权都作出清晰明确的严格规范,体现了惩治违法犯罪和尊重保障人权的有机统一,实现了履行执法权力和保障合法权益的统筹兼顾。”毕雁英表示。

  张力表示,中国是一个法治国家,严格保护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。中国宪法和法律明确规定,非因法定事由,非经法定程序,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,充分体现了维护国家安全和保障个人权利的平衡兼顾。(完) 【编辑:王潮】

[编辑:葛雯萱]